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Featured

兩刃的刀

兩刃的刀

沒有經歷過集中營的人,在他人的苦難上總愛說「凡事都有神的美意」「一切都會過去」「神必伸冤」,並且覺得這般引用經文,不但四平八穩,還能突出自己比約伯更超脫的屬靈內涵。

至於那些唯一的過錯是身份為「猶太人」的人,被關進集中營裡過著慘無人道的日子:天天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手足,親人,鄰居,因為不再有勞動力而被「選上」(猶太人是神的選民,不是嗎?),還有一整卡車載著甚至還有氣息的嬰兒,一批一批的被送進焚化爐裡,化作一縷輕煙,在他們眼前裊裊上升(凡事都有神美意!若非神允許,事情絕不會發生,所以你當忍耐,神必伸冤!」。

空氣裡飄著動物的焦味。

被折磨到瘦骨如柴的他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整個心靈和身體也都乾癟到擠不出一滴淚來。

對他們來說,這一幕永遠不會過去。

雖然他們活著,事實上他們已經死了。生命停留在那一幕上。餘下多出的歲月,無論日夜,他們都纏繞著那縷輕煙奔跑、呼喚、痛哭。

從小「凡事都有神美意」「若非神允許,事情就不會發生」的信念,如今反成了鋒利的刀,把神從他們心中徹底的剔除。

基比亞內戰的省思

Authors: 

 

基比亞內戰的省思  

【經文】(士師記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壹、前言

愛與回憶,不是收在櫃子裡

Authors: 

【愛與回憶,不是收在櫃子裡】    

 

初為人母,孩子的每一個小小的成長,都讓父母欣喜。

 

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能坐;第一次爬行;嬌嫩的童音喊出第一句:「馬麻!」

從襁褓中的嬰孩,抱在懷裡深怕他餓著,受寒;

孩子學走路之後,眼神總是追逐著那小小的身影,

擔心他跌倒、撞傷,或走失…

第一天上幼稚園,母親的分離焦慮比孩子還深。

不知會不會哭一整天要找媽媽?

會不會在班上被欺負?

會不會不聽老師的話被處罰?

一顆心懸在半空,整日心神不寧。挨到下課時站在校門口,看見孩子笑著跑向媽媽的懷裡時,心才能安定。

 

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獨立性愈強,對父母的依附就愈少。

孩子青春叛逆期,朋友同學的影響力都比父母還強大。

母親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常常拉開抽屜,看著小孩出生時穿的小棉衣、小睡袍、小洋裝,

第一次學會走路時穿的小鞋子;幼稚園畢業典禮表演時的舞衣;

六歲生日時送他的組合火車玩具…

 

平靜 & 信賴 巴黎教會二十一個月以來,第一次打開會堂門聚會

Authors: 
平靜 & 信賴
巴黎教會二十一個月以來,第一次打開會堂門聚會
 
10月23日星期六,預計10:30抵達會堂開門。11:00聚會。
09:20從家裡出發,在全程50公里的路上,遇上了比平常更多路段的堵車。10:40由主幹道轉入會堂所在的燕雀路 rue des pinsons,看見會堂陽台上站了一排的弟兄姊妹對著車子揮手。將近兩年沒見面了,大家格外興奮歡喜。還好,一位有鑰匙的負責人先我抵達,開了門。
 
進入燕雀路,瞥見呈橢圓形叉路口的另一邊,反向單行道上有停車空位。微踩油門,加速繞圈,十公尺外眼睜睜的看著前一輛倒退進停車格。司機是從八十公里外趕來聚會的法國弟兄!… 進了會堂,跟平常愛說笑的他抱怨,怎麼可以佔去市政府保留給傳道人的車位!他聞言,指著兩年不見的我哈哈大笑。
十一點準時聚會。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來的一家四口人,花了兩個小時才抵達會堂。坐定時,我望了一眼講台正對面牆上的鐘,十一點十分。今天來聚會的人全員到齊。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氣象界裡有一則很詩意的理論:「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導致一個月後美國德州的一場龍捲風」。
誰能料到,一隻蝴蝶在巴西花叢裡輕輕振翅飛翔,所激起周圍氣流細微到不行的變化,於一個月後,縱使花已凋謝,蝴蝶已不在人間,居然還能澎湃地造成一團無比巨大的龍捲風,橫掃美國德州!
父母總諄諄叮嚀:「不要因為善小而不為,覺得做與不做差別不大。」因為沒有人能夠知道,舉手之勞施出去的小善,將如何改變受益者的一生,以及帶給施者和這世界怎樣的美麗。
約瑟在監獄裡若只顧自怨自艾,見了酒政和膳長愁眉不展也無心提問關懷(創40:6-7),他的一生和以色列國的歷史恐怕得全盤改寫。
寡婦再怎麼樣也無法預料到,她那兩個小錢落到奉獻箱底的回音,會像暮鼓晨鐘一樣,在人間不停蕩漾,掀起波濤大浪,喚醒人心!
時光飛逝,一切都將過去。包括您,包括我,包括他。然而相信在這短暫的人生裡,播種於他人心田上的信、望、愛,必將如同蝴蝶輕扇翅膀的效應,一代又一代不止息的連鎖下去。

希伯來智慧書三部曲

Authors: 

希伯來智慧書三部曲

 

人生一世,何為幸福?何為善惡?利益正義,孰輕孰重?神在人類的生命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你,找到答案(智慧)了嗎?

希伯來聖經可分成三部分:妥拉(Torah,意為指示)、內命(Nevi’im,意為先知/說話者)與科特命(Ketuvim,意為著作)。宗教人常稱此三部分依次為律法書、先知書與聖卷。其中科特命進入聖經正典的時間最晚,約在哈斯摩尼王朝與西元二世紀之間 (或更晚)。科特命收錄了古希伯來的文集,藉由詩歌、寓言、故事、歷史、天啟文學揭開人生的深刻哲思與智慧。無論科特命是出於上主的神聖啟示,或是單純希伯來文化的藝術結晶,也無論讀者是否信仰猶太人的獨一真神,科特命,尤其是其智慧書的觀點,都值得全人類反覆思考與反省。

箴言傳道書約伯記是科特命中三卷談論智慧的書。這三卷書非常獨特,彼此之間有相似的主題,卻也有著十分不同的人生看法。要想了解這三本智慧書,人需要回到古希伯來人的人生觀:人生只有一次,沒有天堂、沒有地獄*。那麼人該如何面對這只有一次的生命?千年過去,千年又來,我們與古希伯來人的生活環境已大大相異,但我們不都有著相同的疑問?唱著悲喜相似的詠嘆?

一、箴言

不是更好,只是另一條路!

Authors: 

不是更好,只是另一條路!

 

10年相伴,謹以此文獻給支持活泉甘霖的你們!

【起點】

2011年初識吳大哥,問我是否可以協助活泉甘霖的行政事務,我就這樣一頭栽入了協會。那時,楊傳道對我而言只是講台上的人物,只覺得他講道可以連結感受、引發內省,但究竟他是怎樣的人,可說毫不相識。而協會的理監事們,也都是比我年長,僅是在教會見過的兄姊而已。因此,在流言與紛爭四起的那些年裡,我以一介工人自處,在活泉甘霖幹起活兒來。

【生命的「交會」在中國】

十年前,對岸的信徒狀況總是個謎,但就在楊傳道與大陸教會接觸之後,方知眾多教會沒有宗教教育,亟需我們協助課程規畫與傳授教學方法,於是2011~14我們年年受邀前往對岸開辦教員講習會。主辦教會為了讓更多信徒參與,大都搶在農閒的短短五天內把課程上完。加上他們對信仰追求的渴望,課程多半7點早禱,8點開始一路上到晚上9:30,我們的2、3位老師就從早禱、詩誦、崇拜到共習全部包辦。

當他們老的時候

當他們老的時候
 
當他們老的時候,你我縱然還在人間,也應該記不起六、七十年前的往事了。
 
2080年,當他們老的時候,找到了我們,老淚縱橫的告訴我們他們的故事:
從前的從前,2013年的某一天,爸爸媽媽從教會回來,不敢置信的告訴我說著:「阿旺,你可以去上學了!」我有點不敢置信。雖然趕羊的玩伴一個一個都進了學校,但爸媽從來沒有提說要送我去上學。
 
我沒有怨嘆過父母沒有能力讓我進學校,因為爸媽自己也沒讀過書。家裡有關文字的大小事,總託請村里讀過書的人代讀,代寫。他們是我們這座沒有電的村莊裡的一盞明燈,讓不識字的村人在日常的生活裡不那麼驚慌。
 
小時候每每看見他們夜晚拿著一本厚厚的書,傾著身體靠近煤油燈,唸著裡頭的一段文字,然後講耶穌基督的故事給大家聽,都會帶給我小小心靈一股交織羨慕和景仰的暖和。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有智慧,最會講故事的人。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