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教會沒教的聖經1 :正統與異端

Content Format: 
Authors: 
Tags: 
Date recorded: 
2021.02.22
Place recorded: 
USA
教會沒教的聖經1:正統與異端
 
本系列的目的不是要改變或是影響你的信仰,只是要簡單地指出有關《聖經》的歷史事實。這些事實早就在各所大學、各大神學院中教授,但身為基督徒的你卻不一定知道。不知道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你所處的教會資訊太過封閉,或是進步太慢,或是其他。但重要的是尋求真相的態度,與獨立思考的能力。主祝福,無論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
 
對一般基督徒來說,《聖經》有66卷:39卷的舊約和27卷的新約書卷。這66書卷是怎麼來的?誰訂下66卷?以什麼標準將某書卷當作聖經,什麼又不是?丹布朗的著名小說《達文西密碼》給出了相當陰謀論的觀點,認為《聖經》是在西元4世紀尼西亞會議中,由君士坦丁大帝主導,將紀載耶穌人性的書卷剔除,重新編輯了充滿耶穌神性的合輯,以此定為教會接受的權威 --- 《聖經》。當然,這不是歷史學家認同出來的歷史事實。小說畢竟只是小說,就像全真教長春真人見過成吉思汗,卻沒有一位叫郭靖的故人之子一樣。
 
在討論《聖經》是怎麼來之前,先介紹一位基督徒大概都聽過的人物 ---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 (Eusebius of Caesarea, AD 260-340),又稱優西比烏龐非利(Eusebius Pamphili),一位4世紀基督教的主教與歷史學家,以希臘文著有《教會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一書,紀錄了1-4世紀基督教的發展,所以他又被稱為教會歷史之父。君士坦丁大帝頗看重優西比烏,甚至在皇帝過世後,優西比烏著作《君士坦丁生平》(Life of Constantine)。以歷史學角度來看,優西比烏太過偏重東方教會(他是巴勒斯坦地凱撒利亞的主教,對西方教會的情況較不熟),且對異端有所偏誤(下述)。但他提供了許多早期基督教的歷史資料以供後人參考。
 
優西比烏對於中世紀以至於現代的教會影響很大,其中之一就是對於正統與異端的看法。根據優西比烏,正統是並且一直都是出於主流基督教會的教導。這些教導來自於耶穌基督,祂交給了祂的使徒,使徒又傳承給了後人,所以後人所建立多數、主流教會的教導乃為正統。相對地,異端則是從耶穌基督交付給使徒的真理中墮落的教導;在幾乎所有的案例中,來自於一小群帶有惡意的叛教者。異端,根據優西比烏,一定是較晚期的、模仿的、墮落的、少數的觀點。正統則是起始、原創且一直都被多數教會奉行的教導 --- 來自於耶穌基督使徒親手寫的書信。
 
如果你是基督徒的話,說不定你對正統的觀點也如優西比烏一般。或說,是優西比烏影響了教會,隨後影響了你。
 
然而近代對於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深化後,強烈地挑戰了優西比烏的觀點。1934年,德國神學家與早期基督教學者 --- 華特包耶爾(Walter Bauer, AD1877-1960)發表了《最早期基督教正統與異端》(Rechtgläubigkeit und Ketzerei im ältesten Christentum)一書,震撼了學界。本書甚至可以說是近代對於早期基督教研究最重要的著作。
 
包耶爾認為優西比烏沒有客觀地看待早期基督教不同觀點團體間的關係,並且重寫了基督教內在永恆衝突的歷史,好用來驗證他自己所處的團體才是正統。根據包耶爾,後來所謂的正統,其實是早期基督教許多不同觀點中的其中之一,只是這個觀點逐漸贏得了多數基督徒的認同,然後就重寫了歷史,說自己從一開始就是主流。其他的觀點(所謂的異端),像是伊便尼派、馬錫安派或是諾斯底派的著作,不是被系統性銷毀,就是不再抄寫,導致人們認為相信這些的人好像很少,偏誤於優西比烏的正統一直是主流。
 
包耶爾使用了嚴謹的方法,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去追尋早期基督教不同團體的痕跡,找出了這些不同觀點間的衝突。早期基督教的重鎮,像是埃及、土耳其(小亞細亞)、敘利亞等區域,其早期的教會所相信的非是所謂的正統教導。像是埃及的教會大部分屬於諾斯底派、土耳其的教會在二世紀多是馬錫安派的。當然,根據包耶爾,有許多早期基督徒相信所謂的正統教導,但是他們分散在羅馬帝國各地,人數也不算最多,並不像優西比烏所宣稱的,除了一個地方之外 --- 羅馬。當許多羅馬上層階級歸化進基督教後,引進了帝國的行政管理系統,訂出了上下階級,並且羅馬教會用著自己資源上的優勢,不斷地影響周圍乃至於整個帝國的教會。
 
舉例來說,在《革利免一書》(Letter of I Clement)中,羅馬教會得知哥林多教會革除了幾位長老後相當生氣,要求哥林多教會應該要復職那些被革除的長老,因為長老的職分來自於使徒,使徒來自於耶穌,而耶穌來自於神(47章)。這樣的上下關係後來發展為宗徒傳承(apostolic succession,或說使徒統緒):神指派了耶穌,耶穌選召了使徒,使徒按立了教會的長老,長老又選定了自己的繼承人當長老,所以如果信徒反對現在的長老,就是反對之前的長老,也就是反對使徒、反對耶穌、反對神。
 
這封信件展現了羅馬教會干涉其他教會的證據,並且試著凌駕於其他教會之上。羅馬教會除了寫信之外,也有許多其他的方法來擴張自己的勢力。羅馬教會很有錢,可以捐獻給其他教會;羅馬教會還可以解放奴隸(manumit),要求被解放的奴隸前往馬錫安派的教會,去影響當地教會。隨著時間,羅馬教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直到羅馬皇帝也皈依了基督教 --- 當然是羅馬的教會。藉著政治上的絕對優勢,羅馬教會輾壓了其他教會,主導了基督教 --- 羅馬大公教會於焉開展。
包耶爾與優西比烏的看法南轅北轍。優西比烏認為正統一直是多數與主流,耶穌傳給了使徒,使徒傳給了教會,異端則是從正統中分出去的小支。包耶爾則認為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有著許多不同觀念與信仰的團體、分散在不同的地區,最後由其中之一獲得了勝利,宣稱自己是正統,然後重寫了歷史。
 
包耶爾廣泛地影響了人們對於早期基督教的看法。學者們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接納包耶爾的觀念,但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像是政治大學已故宗教研究所所長蔡彥仁教授就曾在課堂上說過(大意):歷史上異端都早於正統。另外的原因則是不斷出土的早期基督教文物也支持了包耶爾的研究,像是1945年在上埃及地區發現的拿戈瑪第經集(Nag Hammadi Library),裡面充斥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基督教觀點(拿戈瑪第經集的重要性在於其不是被所謂正統的基督教所保存,而是人們無意間發現的一套文集,恰巧證實了包耶爾的觀點)。
 
今天,多數的學者都認同早期基督教是多元與分歧的。包耶爾的研究始於2世紀;當人們回頭去看1世紀的基督教,更加證實了他的觀點。看看《加拉太書》,使徒保羅嚴厲地譴責那些來傳信耶穌後還需要守摩西律法的人,說他們根本不是在傳耶穌基督的福音!《以弗所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後書》在在抵抗各樣的異端學說。當然,某些學說也認為傳異端的是保羅,就像伊便尼派說保羅是大異端。
 
這些內容證實了早期基督教中對於信耶穌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觀點。伊便尼派信耶穌是人,一位完全的猶太義人,受洗時被膏成為神的兒子;馬錫安派信耶穌是神,只是看起來像人;多數的諾斯底派認為耶穌是人,但基督是神,在耶穌受洗時進入了他,但在受死前離開,所以耶穌大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而前正統基督徒則說耶穌是人又是神。這些各色學說用著自己的經典(照其說法,都是傳承自耶穌基督的使徒),彼此攻訐、定對方是異端。誰是異端?看你引用什麼書卷,站在誰的立場。
 
基督教內部正統與異端之爭永無休止,從起初如是,現在亦是。人都自詡為正統,定他人為異端。但至少,人需尊重歷史證據:早期基督教 --- 使徒時代的教會,沒有大一統總會,沒有統一教義,只有各地各樣不同的基督信仰。那麼《聖經》呢?誰訂了判斷正統與異端的《聖經》?以什麼標準?
 
下一集,我們來談談保羅書信,時間上離耶穌最近的基督教經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