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泉甘霖的帳戶下來了! 詳情請點擊這裡

Writings

教會的俗化

教會的俗化是一定會發生的,而且情況會每下愈況,越到後來越嚴重,就像以色列與猶大國,兩者都也是神的國,其發展是越來越俗化,敗壞.
 
歷史上的神國最後敗壞,並且先知怎麼呼喊也不會有人聽,所以有神所允許的亞述及巴比倫對聖城的毀滅,神的作為一把刀兩面光,篩掉惡人,留下義人.屬靈的神國發展也會是一樣的,所以才會有啟示錄裡提到的聖徒的營,蒙愛的城被大軍圍攻,聖城(真教會)將只剩下聖所主殿還被神庇護,主殿外的銅祭壇,祭司院,外院,直到城牆全部淪陷,還在聖所外面的信徒將全部被殺(靈命的死),與歷史上的神國一模一樣,神容許魔鬼的作為做為刑罰,篩掉惡人,留下義人.
 
屬靈的圍攻不是物質的,歷史上物質可見的逼迫不見得會發生,而是發生在靈裡,就是教會裡將充滿了各種偏離正意的聖經解釋與理論,入侵的社會風潮,俗化的信仰觀念,神學上的新解,道理或信德不堅固的信徒將被欺騙,而照其"假道理"去行,而失去永生.
 

[我知道的/我不知道的]: 門徒、法利賽人、瞎子

Authors: 

「知識是教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甚麼,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愛 神,這人乃是 神所知道的。」(林前8:1-3)

 

   門徒

   有一天,耶穌和門徒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門徒就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約9:2)

 

   人常常只以外表的貧富禍福來判斷:事業成功、發達賺錢是 神的祝福;貧窮困境則是 神的懲罰;尤其疾病禍患更是罪惡所致。曾聽聞有一姊妹身罹癌症,家中孩子均屬幼小,傳道未能以人溺己溺、同情的愛心給予安慰,代為擔當。反先論斷她必定是犯錯得罪 神,才遭來此病痛。

 

醒悟與回歸

Authors: 

在人世間我等基督徒,受基督交所託付該做而未做的事,尚有千絲萬縷,比如說:

照顧孤苦,行公義好憐憫:http://www.youtube.com/watch?v=w1Qmxo9OsLM

或是以愛心找回基督耶穌所心疼,失散離群索居的悲苦的羊群呢!...............

無知放蕩的小兒子

兒子主動要求分財產。猶太律法規定,做父親的不能隨意處置他的產業。大兒子

按例可取得三分之二,小兒子則承受三分之一(申21:17)。父親想早點退休,

在死前便把產業分給兒子是常有,但兒子也不能把財產賣掉,只有支配權。至於

小兒子的請求,德國新約學者Günther Bornkamm (1905-1990) 說要分財產一定要

在父親死亡以後才行。

小兒子賣掉財產在當時是很不尋常,也是大逆不孝的。

他實際是說:『現在就把我當得的那一份產業給我,反正在你死後就是我的。』

小兒子賣掉了分得的產業(父親並沒阻止),帶著錢,離開父家,移民到遙遠的非

猶太人地區。意思是他不但放棄自己的家,甚至離開本族以及信仰傳統。

Another Story about the Ark of the Covenant

Authors: 

押沙龍在希伯崙反叛,聲勢甚大,隨從他的人民,日漸增多。

 

   有人報告大衛說:「以色列人的心都歸向押沙龍了!」大衛對耶路撒冷跟隨他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要速速地去,恐怕押沙龍忽然來到,加害於我們,用刀殺盡全城的人。」於是王帶著全家的人逃出耶路撒冷,在倉惶懼怕中,沿途本地的百姓都放聲大哭,大衛和跟隨他的眾人渡過汲倫溪,往曠野方向逃命。

 

   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帶領擡 神約櫃的利未人,將 神的約櫃從會幕中擡出來放下,等著眾民從城裡出來過溪。大衛看到祭司和約櫃,就對撒督說:「你將 神的約櫃擡回城去。我若在 神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祂的居所。倘若祂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祂憑自己的旨意待我!」於是打發撒督和亞比亞他將 神的約櫃擡回耶路撒冷。

 

   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踏上羞辱惶恐、生死未卜的逃難之路。

 

A God Who Appeared in Darkness

Authors: 

當年百姓聚在西乃山下,等待真神降臨。只見山上火焰沖天,並有昏黑、密雲、幽暗(申4:11)。在這極大的黑暗之中,神竟發聲說話!原來真神竟在幽暗之中(出20:21; 申5:22)!到了所羅門王奉獻聖殿之時,再次提起:神必住在幽暗之中(王上8:12; 代下6:1)。

這幽暗乃是濃厚的密雲,層層遮蓋了天,阻擋了人仰望神的視線,如同真神在黑暗之中,人不得見。舊約時代,神以黑暗當作自己的「偽裝」,並給人「光暗善惡都是出於我」的「錯覺」,讓人對於神的作為想不明、看不清。

一次「心痛」的靈恩會

Authors: 

從小到大,參加過百多次的靈恩會,領受聖餐時,每每想念到十字架的大愛,主的受難,總會心痛的淚流滿面,並立下心志,為主而活。


自從1986年來到伊利沙白教會,2013年的這次是參加的人數最少的一次。回看TJC,感到曾經何等雍華富貴的她,怎變得如此淒涼的臉色蒼白?而她的孩子們卻不知道媽媽的病是在根裡,不在表面的奉獻和方言。


看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敷衍,一陣難以言喻的哀傷湧上心頭,我的心在痛,再一次立下更堅定的心志,要為主而活,能靠主成就,使弟兄姊妹們有又喜楽,又長進的信仰環境。


這次靈恩會主題「從瑪拉基書談神,人関係」。

<領受與分享>
人跟神之間的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問題?這必然是教會帶領的人跟神之間的關係先出了問題,這在聖經裡也有足夠的例子可以證明,只因教會裡當領導的傳道,負責人至今仍是不願反省與檢討,總把一切的錯指向信徙,跟人(信徒)的關係都弄不好,跟神的關係會好嗎?

Pages